災害時明明政府做很多事情,為什麼一堆人說「政府怎麼沒做、g0v 好有效率」?
以本次八仙塵爆事件來說,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及北市府資訊局都提供了傷患資訊與後送追蹤現況,並以資料形式發佈,讓民間製作簡易查詢介面,非常值得肯定。YuTin 用這些資料做的 g0v 版本傷患查詢 上線後八小時,在 facebook 上的貼文在未推廣的狀態下,就有約 30 萬人的觸及。
常看到有人轉 #g0v 貼文時,有兩種反應:一是政府怎沒作?二是 g0v 好有效率。其實這是迷思,在新的官民合作生態中,這種二元陳述已無法說明真實面貌。以急診即時看板來說,釋出原始資料的是政府及各醫院,但不便綜覽。民間社群能做的,是用接...
Posted by Hsiao-wei Chiu on Sunday, June 28, 2015
但是對於整體事件而言,政府在資訊的公布上仍然是不及格的(其實我認為是零分),也就是為什麼會有一堆人說「政府怎麼沒做、g0v 好有效率」,我想趁這個機會探討為什麼會如此,也給相關單位參考。
首先要問的是,政府在本次事件,是否已進入正常的災害應變程序?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目前開設的專案及成立情形」,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在 27 日晚間 22:42 三級開設,而新北市應變中心則是在 21:00 一級開設,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因此我們要檢討的是「既然已經進入標準程序,為何資訊發布是零分」,以及如何改進。
資訊提供混亂
如果你試圖找官方的資訊(想看看沒聯絡上的家人或朋友是否不幸在現場,以事發 48 小時後, 29 日凌晨為例),可能會發現:
- 行政院新聞稿 - 有四篇相關新聞稿,裡面都是描述,沒有任何連結或者資料。
- 當你納悶到底行政院有沒有在救災時,發現右上角「任務編組」裡面有「中央災害防救會報」,點進去看發現他還在講 MERS。
- 你可能在新聞上聽過有「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這種東西,google 後連到消防署 http://eoc.nfa.gov.tw/,點進去發現他還在講旱災應變。( UPDATE : 29 日上午 11:00 後開始有訊息在 EOC 發布,不過標題的「衛生福利部」還有錯字寫成「衛生服利部」)
- 試試看搜尋「新北市災害應變中心」,google 後連到新北市政府防災資訊網,點進去跟說你的瀏覽器不支援 silverlight, 請改用 IE。
- 連連看衛生福利部,發現有兩篇關於應變機制的新聞稿,依然沒有任何連結或資料。
- 你夢到一個災害情報站的網址是 http://www.emic.gov.tw/,終於發現有「八仙樂園粉塵燃燒」的災害內容,結果發現裡面是兩篇消防署的新聞稿。
- 你發現朋友轉貼了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粉絲頁的貼文,終於這像是有人在上面不定時發布最新消息的地方了,可惜相關訊息只有在 facebook 上發布,無法搜尋,google 也不大認識他。另外還是沒有傷患名單,但是終於有提供新北市消防局專線供查詢傷患了(或請撥 119(!))。
經過以上步驟,再看到 g0v 提供的傷患查詢,你會不會說「政府怎麼沒做、g0v 好有效率」?
未定期說明現況
多年前在倫敦參加一個 bbc 和 yahoo 舉辦的黑客松時,場地發生了一點意外:它是個屋頂可以打開的皇家行宮,因為煙霧警報器壞掉,系統誤以為失火就把屋頂打開了,偏偏外面正在下雨。於是我就被拍到一張拿著雨傘寫程式的畫面。現場大概有三四百人,主辦單位每十分鐘就會拿起麥克風告訴大家現況,請大家稍安勿躁,哪邊可以先躲雨等等,接下來十分鐘後我們會再次跟大家報告。當然這稱不上什麼災害,但是這樣的處理讓我印象深刻。
Photo by Chris Waigl CC BY 2.0
災害時,無論是否受到影響的大眾都渴望獲得最新的訊息,而一直不清楚現況就可能造成恐慌或者資源錯置。在本次的災害,並沒看到「我們過去四小時做了什麼,接下來要做什麼,現在狀況是如何,詳情可以在哪裡看到,四小時後再跟大家更新狀況」這樣簡潔的官方訊息發布。
(待續)